企业存在一种普遍情形,很多用人单位都是员工入职时签订一次合同,之后就不再签订。然而,不续签,则意味着存在用工风险。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即视为未签订劳动合同,此时,企业就面临着应当支付二倍工资的风险了。
01 合同到期未续签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四条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看起来,合同到期未续签继续用工应当不属于需要支付二倍工资的情形。
然而,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仍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即视为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二倍工资,很多地区也制定了相应规定予以明确。
02 后期补签或倒签劳动合同还能要求二倍工资吗?
劳动者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时候,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过了一段之间后,发现风险后再找劳动者补签,能否要求二倍工资?实践中,是应当支付的,能否获得支持主要还是看举证是否有利。补签指的是用工一段时间后才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 “用工之日起一个月至补签之日”期间的二倍工资。倒签是补签的合同中时间涵盖了前段未签合同的期间,也应该支付 “用工之日起一个月至补签之日”期间的二倍工资,但是这就很难举证了。
03 他人代签劳动合同能否要求支付二倍工资?
实践中,他人代签合同很容易引起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代签者是否经过劳动者同意或授权,以及举证是否有利。不能对劳动者同意或授权代签进行举证的,视为不是劳动者本人授权代签,劳动者说是单位找人签的,也无法反驳,劳动者要求二倍工资就能够获得支持。如果能证明代签者是经过劳动者本人授权或同意的,代签的合同即有效,再要求二倍工资就无法获得支持。
04 劳动合同无效是否视为未签合同?
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能否要求二倍工资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 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以看出,无效劳动合同产生的是对劳动者造成损害进行赔偿的法律责任,二倍工资是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二者不应混淆,更不能等同。
05 包含合同内容的聘用通知算不算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劳动合同必须包含的内容条款,包含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如果招录文件中包含了这些内容,不签劳动合同,还能否要求二倍工资呢?实际上,劳动合同的名称并非一定要叫劳动合同,具备劳动合同基本条款、能够确立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入职审批表都可以视为劳动合同。
06 企业高管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能否要求二倍工资?
单位高管是一特殊群体,其本身就是劳动者,需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又是其他普通劳动者的管理者,代表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其双重身份较为明显。实践中,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主张二倍工资的,一般不予支持,除非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
07 劳动合同期满存在法定顺延情形是否视为没签合同?
劳动合同期满,如果劳动者存在职业病未检查、患病还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情形,应当顺延至情形结束。那么在顺延期间,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实践中,法定顺延即意味着劳动者在特殊情形下劳动合同期限的延长,在该期间,仍应视为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无须再另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